吕国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医疗保险研究所所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2007年12月7日(周五)上午,第33次北大 CCISSR双周讨论会在方正大厦219室太阳集团tcy8722科研基地举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医疗保险研究所所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吕国营博士以“声誉机制与管办分离――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为题发表了演讲。太阳集团娱乐官方网站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秘书长郑伟博士主持讨论会,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部分师生、CCISSR理事单位和研究员代表参加了讨论会。
(图一:主进人吕国营博士)
吕国营博士首先从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现实问题谈起。他认为,在当前我国 “医疗”、“医保”和“医药”三者所构成的医疗保障系统中,“医疗”问题,也即“医生的行为”问题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所有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那么,如何理解当前我国所存在的“医疗”问题,吕国营博士从声誉机制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吕博士认为,在医生和患者所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医生扮演着代理人和医疗服务供给方的双重角色,因此,医生的这种信息优势极易诱发道德风险,并进而派生出其它问题。而要克服医生的道德风险,除了政府的监管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建立以声誉机制为基础的自律。医生的个体声誉和医院的组织声誉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激励医生和医院诚信行医的重要手段。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在医疗领域里建立起基于市场的声誉机制,那么患者就能够在重复博弈中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对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进行理性选择。这样,我们就能够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医院的行为进行约束。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基于市场的声誉机制,由于政府主管机构对医院在资源分配和人事任免等方面的控制,医院的声誉主要来自于政府,而不是市场。而正是这种扭曲的声誉机制导致我国的医院缺乏从根本上去建立良好声誉的动力和压力。
既然声誉机制如此重要,我们又该如何去推动医院建立起自己的声誉呢?吕国营博士指出,近些年来,虽然我们在医疗卫生体制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和探索,但是这些改革和探索都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医院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具体来说,政府作为医院的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二者之间实质上构成了一种“父子关系”,政府不可能也无法对医院进行“可置信的承诺与威胁”,自然也就无法解决医疗领域中所存在的道德风险泛滥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形最终必将对政府的声誉造成损失。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就必须彻底实现我国医疗管理体制的管办分离,解除政府与医院之间的“父子关系”,积极推动医院建立起基于市场的声誉机制。
(图二:会场全景)
吕国营博士强调,通过管办分离并推动医院建立声誉机制的做法考虑到了中国“管办合一”的特殊国情,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对财政收入的依赖程度也最低。
吕国营博士的演讲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欢迎。大家认为吕国营博士所提出的对策思路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演讲结束之后,大家就商业保险公司如何参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管办分离的可行性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CCISSR 何小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