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cy872210087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伴随着两会的召开,“养老”,这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语,再一次地成为了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在一些网站的热点投票中,养老问题已经超过了诸如房价和金融等话题荣登话题榜榜首。据统计,截止2008年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超过1.69亿,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前提下,传统的养老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养老需要。例如养儿防老、储蓄养老之类的旧办法在“四二一”和“四二二”的家庭人口结构之下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养老问题。养老社区的建设,将在解决目前养老供需矛盾和实现老年人健康养老等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
2002年在北京顺义区推出了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房地产项目――北京国际太阳城。接踵而来的是在哈尔滨、上海等多个城市,也出现了类似专门提供老年人养老的养老社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的是,养老社区中的老年人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客户,而是真正地成为和社区息息相关的一份子。一个开放的、活跃的养老社区通常不仅仅拥有医院、商店、公园,还通常都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特别能够提供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各种服务。在这个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环境中,老人们可以拥有一份归属感和充实感。因此,在此类型的养老社区刚刚推出时,这些优点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养老社区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在日本、美国、新加坡和欧洲等地都广为流行。我国的养老社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硬件和软件上还有着一定的差距。然而,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使得这一个潜在的客户群空前强大。针对这个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目前许多保险公司,诸如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和合众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投资兴趣。一般的房地产开发商对投资的回报收益率和回收期要求都比较高,而保险公司却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一方面降低养老社区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居民的养老金收入,从而减少居民养老金收入与养老社区价格之间的差距,以达到普及养老社区的效果。
首先,保险公司有着自己的固定客户群和稳定的现金流。从国际各国养老社区的经验来看,养老社区并不一个孤立的产业。它应该是整个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的一部分,应该是整个保险运营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零件。国外许多保险机构都把建设自己的养老社区看作是为客户展业的一种产品。保险公司可以将养老社区作为面向客户服务链的最终一环。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减少广告和展业所带来的额外费用,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地了解入住养老社区居民的健康和理赔历史,避免了逆向选择带来的风险。不仅如此,保险公司具有长期稳定的保险资金,可以为养老社区的建设和服务提供资金。反过来,养老社区的收入现金流又可提高保险公司整体的偿付能力。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保证了在保险公司运营下的养老社区可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
其次,保险公司在医疗费用和护理赔付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养老社区的医疗和护理费用是导致整体成本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一般的投资商由于需要自己开发相关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而难以承受过高的成本。而保险公司介入养老社区可以更好地发挥保险公司在医疗护理保障方面的经验和优势,进一步地完善整个保险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服务。养老社区中涉及到的老年医疗、看护等问题都会在保险公司的保单中有所体现。保险公司更可以将养老社区的居住资格和所需费用与固有保险客户的投保情况进行挂钩,从而大大降低未来医疗和护理费用的风险。保险公司对客户更完善更细致的服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客户对保险公司忠诚度。保险公司医疗费用风险的降低和客户忠诚度的提高则可以降低保险公司运营养老社区的成本,从而缓解养老社区的昂贵费用带来的压力。这对于保险公司和那些即将面临养老问题的老人们可谓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最后,目前居民社会养老金水平过低也是养老社区无法普及的因素之一。政府可以积极地推动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产品,并提供一些缴费的税收优惠。我国目前的企业年金采用税后缴纳,而非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税前缴纳,即企业年金的所得税在年金缴费时上缴而并不是在领取年金时上缴。这种方式是由我国目前国情和税务机关的体制造成的。这个问题虽然在短期内尚无法解决,但从长期来看税前缴费可以提高居民的养老金水平从而为居民在退休后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
在政策方面,国务院办公厅于2008年下发的“金融30条”也为保险公司介于养老社区市场开了绿灯。
“金融30条”指出“支持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和养老实体”,这明确提示了保险公司一个进入养老社区市场的机会。保险公司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从宏观的、战略的角度,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展养老社区的业务。虽然目前的养老社区面向的对象还暂时停留在中高收入阶层,但随着养老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随着保险公司逐步进入这一市场,未来的养老社区一定会成为更多老人退休之后的理想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