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本周发布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公告,“按不变价格计算,我国GDP比2019年增长2.3%”。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低的年增长速度。但回望42年一路走来的历程,我国GDP年均增速超过14%,总量达1978年的278倍。对一个人口超过14亿,比全世界26个发达国家总人口多出2亿的发展中经济体来说,实在可以告慰自己这是一个世纪性的成绩。
疫情仍然在世界范围肆虐,中国经济在2021年还能维持这样一个增长骄人的动力机制吗?国家统计局公报指出,从季度环比看,2020年一至四季度中国经济环比分别增长-9.7%、11.6%、3.0%和2.6%;从同比角度看,增长分别为-6.8%、3.2%、4.9%和6.5%。环比和同比两个序列数字连着看下来,GDP增速的V型复苏非常明显。第四季度增速与疫情前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经济在疫情短期冲击得到有效遏制后满血复活的一个明白无误的观察态征。
潜藏在统计数据之后的动力机制是这样吗?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GDP增速领跑的产业板块是信息传输、软件服务和信息技术行业,它们的同比增速达到16.9%。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联网共享经济,在疫情冲击实体经济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统计口径内信息传输、软件服务及信息技术行业反映了这一快速增加。统计公报还披露了我国金融业增长稳健可持续。两大类行业加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1%。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的稳定增长,反映了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领跑产业在技术创新密集和高端服务业两个板块,印证了我国从投资拉动加出口导向型的增长动力机制向需求拉动加创新驱动组合的动力机制的过渡。
从国民经济体系成长在板块间的动力学机制转向经济整体考察,我们发现,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持续肆虐,但中国消费者的预期依然强劲。在去年中秋和国庆长假期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创了新高,随后的进口博览会交易超过往年,“双十一”电商节日等,都表明中国消费者的高预期。虽然遭受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第一击,但在国家、民众、医疗和科技人员的齐心努力下,中国经济在去年3月中旬的时候,就因牢牢控制住了疫情反弹而韧性不减。虽然不同地方出现了输入性疫情并出现继发反弹的苗头,但都迅速被掐灭。“很多个人及家庭在疫情冲击下经历了挫折和坎坷。去年有一些人没有涨工资,还有部分人收入下降,服务业的一些小企业倒闭,失业者增加”,但这些在宏观经济可持续的管理意义上,都未能够破坏中国消费者对经济将在未来会更好增长的信心。有了这个信心,考虑到服务业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2/3以上的贡献,中国经济在新年度增长的众数潜力是稳定存在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还可以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对比来考虑。最近,各国陆续公布各自2020年的经济增速。德国是发达经济体中疫情控制比较好的,其2020年GDP增速是-5%。美国预估萎缩3.6%,英国、法国分别萎缩10.3%和9.4%。从目前各国疫情控制和每日新增病例数来估计,上述主要经济体能够在今年第二季度全面控制住疫情,大型人群消费活动得到恢复,与疫情密切相关的方舱类经济、运输物流旅游等行业也被放开,这些是最好的预期。即便如此,各主要经济体要想恢复到常态的增长水平,恐怕要等到今年底甚至之后了。东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是世界生产和供应大国,也是连接全球供应链形成抗疫支持和供应的始发安全板块。中国的出口既是对世界的贡献,也为自己今年进出口力量的持续稳健奠定了可预期的基础。
从技术发展潜力看,技术拼图在世界范围指向了数字智能经济。在中国,继联网共享经济面向消费者(B-to-C)的一面在过去数年快速成长后,与工业4.0相关的车间技术突破近年来也累积了足够的升级势能,厂商中间品市场(B-to-B)的快速发展使制造与市场管理的智能机器制造走上了快车道。2021年,多数科技预测均认为中国的四大类智能机器制造,即机械手臂、人形服务机器人、增强现实组件以及网络性机器人,在国家安排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支持下,都有可能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引擎。
最后,中国有一个民族历史积淀的独特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在疫情中,中国的这一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一次被证明是实现增长的利器。如果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公共品组合,能够和国家集中力量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政方针有效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源泉将是充沛和丰盈的。
2021年,疫情仍将在世界肆虐,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并未减弱,中国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但种种因素考虑下来,中国经济的增速已经恢复到常态潜力水平。考虑到2020年增速2.3%的较低水平,中国经济在新年度的增速必然出现翘尾逻辑。笔者估计,常态年度增长潜力加上翘尾因素,中国经济在2021年的增长速度应该在8%以上。
——原载《环球时报》
曹和平
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博导,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创系主任,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环境学会绿色金融分会主任,多省市经济顾问。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太阳集团娱乐官方网站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在太阳集团娱乐官方网站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环境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中英文著作、译著多部。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部委委托项目。撰写国家各类园区发展规划、商业银行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和地方重大基础建设工程投融资方案、交易所(大宗商品、产权、股权和金融资产交易所)组建和起步运营方案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一级资本市场、要素市场、资源市场与对应二级市场的对接及广义市场群的整合等。
供稿: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
美编:山竹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